分享到: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省中高职衔接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召开开题研讨会

字号:T | T 2014/06/04 【信息来源:

63日,2014年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机械专业“3+3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召开开题研讨会,副院长伍建国、教务处处长陈在铁、动力系系主任王艳辉、机制教研室主任金捷,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主任甘辉,张家港中等职业学校刘秀萍副校长、机械部主任王小平,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科教室主任陆杰、教导处副主任张艳,江苏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系杨建明主任等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陈在铁主持。

伍建国对参加研讨会各位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情况。

课题主持人金捷作开题报告,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分工,介绍了项目总体目标、建设任务。第一阶段主要任务为:完成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报告的开发,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模式的研究,形成该专业相衔接的主干课程标准。第二阶段主要任务为:根据通过验收的课程标准,后续组织该专业相衔接的主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及相关资源建设,在全省推广使用。

各子课题负责人依次汇报子课题研究计划,列出了研究的详细内容、研究进度及预期研究成果。

教务处处长陈在铁代表课题依托单位对课题研究提出3点要求:1.充分认识到本课题研究对构建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按省高标准要求完成课题研究的艰巨性,充分认识到分别在今年12月、明年6月分别完成第一、第二阶段任务的紧迫性。2.课题研究要高标准、严要求,研究成果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能达到省级职教教学成果奖的水平。调研报告依托数据要新、要权威、要准确,调研过程、成果使用要规范,不能选择性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规格定位要准确、中高级技能要求要明确、课程标准要与职业资格标准(尽可能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等等、对比研究必须精心设计、必须要有大量的原始数据,具有可信性;课程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模式要切实可行,主干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性、职业性、可操作性。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发表论文与研究报告,更重要的是省教育厅领导、专家以及相关中高职院校同行都能认为研究成果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便于推广。11月份,学院将组织省级5-7位同行专家对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报告以及建设体制、机制、模式等进行认证;每1门邀请中高职各2个以上的同行对主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3.课题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及时沟通,遇到人手、资金等困难由主持人协调解决。主持人对经费进行初步的分解,不是分解到个人,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使用经费;考虑到财务有关规定,在省教育厅没有新通知前,课题使用经费一律在沙工不报销,所有课题组成员一视同仁。经费报销范围包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差旅费、过路费、会务费、教改论文版面费、查新费、复印费、打印耗材及少量办公用品费、专家论证费等。加油费、外出用餐费一律不予报销。

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细化了分工。一致商定由主持人按要求重新填写《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申报书》。并按省教育厅要求201412月前完成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即完成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报告的开发,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模式的研究,形成该专业相衔接的主干课程标准;20156月前完成第二阶段主要任务:即根据通过验收的课程标准,后续组织该专业相衔接的主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及相关资源建设,在全省推广使用。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的通知(苏教职【201421号)》,“机械专业“3+3”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入选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3+3”立项课题,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经过省教育厅整合,确认w优德88网为牵头高校,张家港中等职业学校为牵头中职学校,联合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共同完成该课题建设工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