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冬季安全防范预警信息

字号:T | T 2016/12/08 【信息来源:后勤保卫处
      一、天气变化提醒

冬季天气变化异常,气温骤降,请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做好保暖防冻,学生出行注意交通安全,教师出行谨慎驾驶。

二、防火灾安全

1、各部门要做好一次防火安全教育。认真部署,加强管理,对本部门师生员工再次强调安全教育,重点加强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防诈骗、防盗窃等内容的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2、各部门要落实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上报处理,杜绝火灾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3、各系举办各类迎新年活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含冷焰火、孔明灯等)

4、各系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到学生宿舍查看学生用电安全情况。坚决制止学生在宿舍内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热毯、热得快、电水壶、电饭锅等,严禁在宿舍内点蜡烛或其它明火等。

5、各系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操作各类电器设备做到人走电断。对教学实验中的电热设备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人和安全措施,定期检查,防止由于设备、线路老化引发火灾。

6、各食堂和餐饮点,要定期检查供电、供气线()路,及时清理油垢,严格操作规程,确保用火、用电的安全。

7、办公室使用取暖设备切记人走电断,确保安全。              

三、防诈骗安全

各系要教育学生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相信电话、QQ、微博等幸运中奖和恐吓威胁等信息,不要参与爱学贷、借贷保等各类营销活动,切实防范假期以实习、就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名义的传销活动,要求班主任主动关爱学生,及时掌握并帮助学生甄别各类信息的真实性。

四、防盗窃安全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学生宿舍的防盗工作。保护好自己和同学的财物,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也是全宿舍、全班乃至全校学生共同关心的大事。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贵重物品锁在抽屉、柜子中,不要在宿舍里存放大额现金。

2、养成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最后离开教室或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反锁好门,以防盗窃分子乘隙而入。

3、不要留宿外来人员。

4、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作案人到宿舍行窃,往往要找各种借口,如找什么人或推销什么商品等,见管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便来回走动、窥测张望、伺机行事,摸清情况、瞅准机会后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遇到这种可疑人员,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教室、宿舍、箱包、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五、饮食安全

1、各系教育学生不要到无卫生保障的场所就餐,严禁酗酒,以免引发疾病,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各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冬季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六、交通安全

1、各系叮嘱学生放假回家不要包车,要到长途客运站买票乘车,不能贪图便宜,不乘坐“黑巴”、“摩的”。

2、教职工在校园内开车时,一定要牢记减速慢行,拐弯带刹车,主动避让学生。自觉遵守停车秩序,请老师们停车至指定停车场。

3、各部门叮嘱教职工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原则,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七、安全小贴士:冬季安全小常识

()冬季防火常识

进入冬季,宿舍用电及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火灾,至关重要。以下提出四点禁忌:

1、忌——常用电器安装使用不当。电气线路火灾就是指输配电及用电线路使用、安装不当,其中包括保险装置、开关、插座以及移动式接线板等设施、设备。主要是指当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而引发的火灾。因此,提醒大家,要掌握电器使用方法,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能让电器带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另外,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

2、忌——吸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风天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等,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3、忌——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

4、忌——烘烤衣物。有些人习惯用电吹风、电暖气、电炉子等取暖设备来烘烤衣物,这种做法危险性极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冬季防冻常识

1、最常见的冻伤部位: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注意易冻伤部位的保暖。

2、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8℃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因此,在冬季,尽量避免夜间出行。

3、冻伤急救注意事项:冻伤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至于腋下复温。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直接浸泡在热水中加热,应使冻伤部位缓慢地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患处,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邓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