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是w优德88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为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向全院师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1、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2、通常把自然变异为主因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而产生并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3、被烟雾和毒气窒息、逃生行为不当是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4、火灾产生的大量烟雾和多种毒气混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并造成氧气缺乏,使人极易发生窒息。
5、发生火灾且火势不能控制时,应立即设法撤离火场转移至安全地带,并拨打“ll9”报警。
6、发生火灾时,不当的逃生行为有:盲目从众,互相拥挤而发生踩踏;不知所描。原地不动,束手待毙;过度恐惧,慌忙从楼上跳下;逃离火场后,又跑回拿取财物等。
7、如果火势不猛、烟雾不大,有可能冲出火场的时候,可向头上和身上淋水,或用浇湿的外衣、棉被等包裹身体,冲出险区。
8、当感到烟、火刺激时,逃生就要尽量降低体位,因为越接近地面烟雾越少;用湿口罩或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中毒、窒息;烟雾大时,在逃离火场前要把衣服浇湿。
9、火灾发生时不可乘电梯逃生,这是因为电梯受热后会变形,以及供电系统在火灾中可能受损,而将入困在电梯里;电梯井如同烟囱直通各楼层,有毒烟雾会直接威胁被困者生命。
10、如果自己的衣服着火,又来不及脱衣时,要立即躺倒,由别人用毯子将火焖灭,或用水浇灭。
11、当房门已被烈火封住时,可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
12、在进入火灾现场抢救他人时,要注意自w优德88网保护,首先观察现场是否存在威胁自身安全的危险因素,如房倒砸伤、浓烟窒息等,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现场抢救伤员。
13、为防止火灾的发生,燃放鞭炮要遵守防火安全规定,远离树木、杂草等易燃场所;在房间内和楼道里不要堆放易燃杂物;要正确使用电器,不用时切断电源;选择电线要看绝缘层是否牢固可靠,以及是否符合用电负荷要求;平时了解届住地和工作场所的防火安全通道。
14、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但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15、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以及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但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电器火灾和文物、档案资料火灾。
16、常见的能引起烧烫伤的高温物质有火焰、热蒸汽、热粥、热汤、热油和热锅等。强酸、强碱、电流、x射线和核泄露等也会造成烧伤。
17、如果烧伤面积小.烧伤处的皮肤没有破损,可用冷水冲洗伤处直到疼痛减轻为止,之后可在伤处涂烧伤药膏。
18、如果烧伤处皮肤出现水泡,是二度烧伤。不要挑破水泡,以免感染。要用冷水冲洗伤处直到疼痛减轻为止,并用干净的布或手绢覆盖伤处,但不可覆盖棉花或有毛的布,也不可在烧伤处涂抹酱油、花生油、面粉、白糖等。
19、严重烧伤一般指烧伤总面积30%以上或三度烧伤面积在10%~20%的烧伤。严重烧伤还包括头部、颈部、会阴部的烧伤,吸入热气造成的呼吸道烧伤,以及烧伤患者出现昏迷。
20、如果烧伤了面部、口腔、脖子,或吸入热气烧伤了呼吸道,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如果呼吸道烧伤患者清醒,可帮助患者用冷水漱口或口含冰块。
21、如果发现患者烧伤深、面积大,应立即隔离热源、终止烧伤并立即呼叫救护车;用干净的布或保鲜膜遮盖伤处,但不可用有绒毛的衣服或布遮盖伤处。
22、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
23、大地震指的是震级7级至小于8级的地震;特大地震指的是震级8级至大于8级的地震。
24、破坏性地震指的是震级大于5级并造成不同程度灾害的地震。
25、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倒塌、堤坝垮塌等,从而再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称为次生灾害。
26、日本东北部海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地震震级是里氏9.0级。
27、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有海啸和核泄露。
28、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等。
29、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
30、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尽量避开烟囱、高大建筑、立交桥、高压线、广告牌及煤气管道等危险处。
31、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的卫生间等处。-
32、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33、在体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
34、在室内停车场遇到地震时,要趴在车旁或两车之间避震,不要躲在车里或车底下避震,也不要盲目把车开出停车场。
35、在等待救援时,保存体力的方法有:没有听到救援的声音时,不大声呼救。
36、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37、万一地震时遭到埋压,应坚定生存的毅力,保持头脑清醒,相信能脱离险境。
38、地震后寻找被困者的方法有:通过喊话、敲击向被困者传递信息,注意听被困者的呼喊、呻吟或敲击声。
39、幸存者若长时间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应将幸存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40、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适量含盐饮料,不可马上给予大量食物和饮水。
41、对可疑有骨折或脊柱受伤的入,抢救时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
42、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电池、电筒、急救用品等。
43、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为防地震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场地和疏散路线。
44、受到电击时。最危险的是电流通过心脏,能使人发生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45、人体被电击的原因是接触了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等,或受到雷击。
46、发现有入触电,首先要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47、如果触电者接触了断落的高压线,抢救时,应立即设法拉闸断电,同时阻止旁人接近触电者,不可盲目挑开电线。
48、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应将其转移到通风干燥处,松开其衣扣和裤带,并呼叫救护车或将其送往医院。
49、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救护者如果接受过应急救护培训,一旦发现触电者没有呼吸、脉搏肘,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同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50、当将要出现雷电天气时,应立刻离开水面、树木、电线杆等处,不要站在山顶上、楼顶上,也不要打手机,最好到室内躲避。
51、为了避免触电,日常生活中不可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电器要按电器说明书操作,不使用电器时关闭电源。
52、有效的防雷措施有:高大建筑、烟囱、电杆、旗杆、铁塔等都要装设避雷装置;在雷暴到来之前,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而引起导电效应;在室外不要站在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大树下及空旷地带避雨;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与天线插头等。
53、躲避龙卷风的措施有:在家时远离门、窗和外围墙,最好躲到地下室;立刻离开危险房和活动房;如果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应立即把车停在低地,而不要开车躲避龙卷风;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要远离大树,以免被砸、被压。
54、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有效的方法包括在门槛外侧堆上沙袋,并将大门下面的空隙用旧毛毯等堵住。
55、发现有人溺水,如救人者不会游泳或没有水中救生技能,就不可以下水救人,应立即呼唤他人帮助救人和呼叫救护车。
56、为将溺水者拉上岸,岸上的入可将长绳子或长竹竿递(抛)给溺水者让溺水者抓住,将其拉上岸。
57、救人者如果会游泳,在水中抢救溺水者的方法是:从溺水者后方接近溺水者,首先使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从后面或侧面拖住溺水者的腋窝或下颏,将溺水者拖上岸。
58、游泳下水前要在岸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在水中发生腿部肌肉痉挛(抽筋)。
59、据有关资料统计,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有: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违规占道行驶、酒后驾车等。
60、乘客乘坐公交车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允许吸烟。地铁应严格安全检查,防止乘客携带违禁物品,以及暴力和纵火等恐怖事件的发生。
61、为使乘客在遇到意外时能安全逃生。公共交通车应配备逃生和灭火用具,封闭型客车应配备锥形逃生锤和灭火器。公交车司乘人员应将车上配备锥形逃生锤的位置和操作方法告诉乘客,或在车上配有明确的图示。
62、当公交车发生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故(如车内冒烟,有起火可能)时,司机首先要立即停车并打开车门,让乘客迅速逃到车外。如果车门打不开或由于乘客拥挤不能尽快从打开的车门撤离,乘客要当机立断打碎玻璃从窗户逃生。
63、如果公交车内失火,可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在扑救时,应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64、救护者进入交通事故现场抢救伤员前,应首先观察现场是否存在威胁安全的危险因素,如是否有汽车爆炸、现场起火、有毒物品泄露、高压电线掉落、继续发生撞车的危险等。如有危险应设法尽快排除。
65、为确保现场伤员和抢救者的安全,在事故现场或事故车辆前后应树立警示标志,请其他救助者指挥过往车辆绕行,直到交通民警到达。救护者开车到达时。停车位置应与事故现场保持一段距离。
66、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报告的内容有:你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伤病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伤病发生的病因和明显症状;要求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和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
67、打完急救电话后,最好有人到附近明显的标志处等候救护车。
68、报告交通事故时,要尽可能说清准确的出事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车辆损坏情况;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号码。拨通求救电话后,如果忘了自己该说什么,一定要清楚准确地回答电话接听者的问话.并等接听者告诉你可以挂电话时再挂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