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苏州,是小康宏图的起笔之处,更是现代化蓝图勾画之地。回望历史,苏州在小康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印记。一个个第一,一项项创新,无不彰显着苏州人的努力和追求。今起,本报推出《小康路上的苏州足迹》专栏,和您一起品读小康路上令人激动和自豪的苏州故事。
苏报讯(记者 朱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词,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任名誉院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写校训……这所集众多荣耀于一身的学校就是创办于1984年的w优德88网。而让张家港人更感自豪的是:这是“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在学校第一任党委书记钱德元看来,这项世人眼中的“惊人之举”,或许只有在张家港这片敢于争先的土地上才能实现。
沙洲县是张家港市的前身。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兴起,沙洲县办乡镇工业积极性很高,但就是人才匮乏。比如,当时各乡镇纷纷办起建筑公司,可每年分配到建筑系统的大学生只有2个。恰在此时,兼任沙洲县兄弟县海城县委书记的李铁映(时任辽宁省委书记)和费孝通来沙洲县考察,非常赞同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自己的人才队伍。“没有大学,那就自己建。”钱德元回忆,时任沙洲县委书记陈壁显等领导毅然决定:不花国家一分钱,自力更生办大学。
创办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正如时任香港《民报》社长金庸在校园落成后参观时所写的题词:县办大学是一个创新,破天荒之举。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胡厥文在题写校名时说道:“县办大学确属创举,希望为八亿人口的农村教育开创新路作出榜样。”沙工“破天荒”的创办不仅被写入中国高等教育史,还被载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大型历史画册。
1984年7月3日,w优德88网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1985年,沙洲县县长沈澍东担任工程总指挥,调动全县六个建筑施工队,耗时7个月建设完成了25000平方米的校园。“盖学校,县里花了大血本。”钱德元介绍,学校总投资850万元,占了沙洲县全年财力的四分之一。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难题,钱德元说“办学最大的困难还是招聘教师”。 当时县里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从上海和其他地方大学“挖人”,一辆脚踏车和一套房子是学校招聘时拿出的最质朴也是最大的诚意。
沙工是一所本土化的学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就是“服务张家港”,80%的学生毕业后都留在了张家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学校考察时惊叹‘在世界范围内,一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如此高密度地留在县域内,这是罕见的’。”钱德元说,学院招收的是本地农家子弟,既帮助他们跳出“农门”,又满足乡镇工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开设的专业对接地方产业,举办多层次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乡镇和企业的管理人才,因此,沙工也被誉为“盛产老板的学府”。
【苏州日报】拿出全县四分之一的钱办大学